leyu·乐鱼在“双万之城”东莞,人口持续流入带来的学位压力,成为关乎民生福祉的关键课题。
2025年,东莞黄江镇将“多维度推进教育提质”纳入八大民生实事,并把推动全镇公办小学及公办幼儿园空调设备全覆盖、扩充初中学位供给作为重中之重,解决了群众“入学难”的揪心事,更朝着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“宜学之城”目标迈进,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“黄江样本”。
9月开学季,黄江中学初一年级教室内,12岁的小轩正专注地跟着老师梳理数学公式。半年前,他的家长还在为孩子能否留在当地读初中而焦虑。
小轩的家长在黄江务工多年,在解决户籍问题后,最担心的就是小轩的上学问题。如今,随着政府扩充公办优质学位的政策,孩子顺利入学,“不用跨区域择校,孩子每天能步行上学,我们家长也踏实了。”小轩的家长说。
这种踏实感,正是黄江近年来落实“多维度推进教育提质”民生实事的成效。面对迁入人口持续增长带来的学位紧张的挑战,黄江镇没有停留在“被动应对”的局面,而是将学位供给工作做到精细化、前置化,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求学路。
早在2025年初,黄江镇便将“多维度推进教育提质”纳入全镇八大民生实事之一,把学位保障摆在优先位置。
黄江镇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为精准掌握学位需求,招生工作小组自1月起便依托公安系统,每月对户籍生入户数据进行深入收集与分析,掌握了准确的初中起始年级户籍生人数,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学位需求,制定完善的学位扩容计划和购买学位方案。与此同时,黄江镇筛选口碑优、办学质量高的民办学校,洽谈学位购买合作,双管齐下为学位扩容奠定基础。
据了解,黄江镇2025年秋季新增600多个初中公办学位,具体学位数量构成为黄江中学初一扩班增加学位400个,起始年级共提供1500个学位,目前黄江中学初一学位已全部录满;另外,黄江镇购买民办学校初中学位200多个,形成“公办为主、民办补充”的学位供给体系。
从“被动应对缺口”到“主动预判需求”,黄江镇以“精准化、人性化”的学位供给策略,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,更让教育公平的理念落地生根。
孩子在教室里是否坐得舒服?学校的硬件设施能否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?这些看似细微的“小事”,实则是推动教育品质提升的关键“大事”。
优质教育不仅要让孩子“有学上”,更要让孩子“学得舒适、学得安心”。近年来,黄江镇聚焦校园改造升级,从师生最迫切的需求出发,投入真金白银补齐办学短板,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“温馨家园”。
走进东莞市黄江镇梅塘小学的教室,蓝白相间的课桌整齐排列,灯光柔和明亮,空调送出的冷气徐徐弥漫整个空间。孩子们在清凉安静的环境中专注听讲,再也不见往日摇扇擦汗的场景。
“刚开学,我们就发现学校所有教室、功能室、饭堂和宿舍都安装了空调。空调安装好后,教学质量大大提高,适宜的温度让老师们更安心地去教学,学生也学得更专注、更投入了。”黄江镇梅塘小学教师蒋雅媚说。黄江镇梅塘小学学生彭昱诚也兴奋地表示:“空调为我们上课时带来不少凉爽,也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学习环境。”
这份“清凉”的背后,是黄江镇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。为切实改善办学条件,黄江镇统筹安排超千万元财政资金,专项用于公办学校及幼儿园的空调安装工程乐鱼体育。
截至9月1日,黄江全镇公办小学及公办幼儿园所有教室、功能室、饭堂、宿舍的空调均已安装到位,实现“关键场所全覆盖”。“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,看到孩子在舒适的环境里学习,我们家长特别放心。”黄江镇第二小学家长张媚的话,代表了众多家长的心声。
空调全覆盖只是黄江镇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一批校园改造升级项目陆续落地。黄江镇中心小学江北路停车场启用,为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停车空间,破解附近居民多年来的堵车难题;长龙小学完成旧教学楼升级加固,同步修缮卫生间、改造运动场,校园环境焕然一新;黄江镇实验小学与黄江镇新体育馆形成“教育+体育”联动空间,优化了师生的活动空间。
如今,在黄江,一所所新建学校拔地而起,一所所改扩建学校焕然一新,一批批学子在均衡、优质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。黄江镇的校园改造没有追求“大拆大建”的噱头,而是聚焦师生实际需求,以小而美的细节改造,让每一所学校都有温度、有品质,努力实现了把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办好办优的目标。
如今,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。硬件的完善为教育均衡打下了基础,但要实现“从有到优”的跨越,还需破解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难题。
此前,东莞市黄江中学正式加入东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,标志着黄江基础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。黄江中学将依托东莞外国语学校的优质资源和管理模式,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,让黄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。
集团化办学并非简单的“物理组合”,而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资源流动,深度融合,激发出“化学反应”的火花。
黄江中学在集团化办学进程中,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办学品牌,具体包括“1+1+N”教师青蓝工程、“博融五育”校本课程体系、“五课五节”活动育人体系、“家文化”班级文化建设体系。这些品牌共同构建出学校五育并举、全面育人的教育生态。
黄江镇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海权对此评价道:“集团化办学是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、助力‘一校一品’特色建设的一剂行之有效的‘良药’。它成功地实现了优质资源从‘孤岛’到‘共享’、从‘静止’到‘流动’的突破,有效地遏制了‘千校一面’的趋势,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特色、有质量的教育。”
除了集团化办学,黄江镇还通过“一校一品”特色建设,让每一所学校都“各美其美”。黄江镇全面推进中小学学科特色化发展,助力学校打造独特的育人品牌。
据黄江镇教育管理中心教研组长卢改云介绍,黄江镇中心小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“千角灯”融入教学,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传承非遗;黄江镇第二小学开设科学实验、机器人编程等课程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;黄江镇长龙小学以“麒麟文化”为核心,开发“纸上生花”麒麟剪纸课程,让传统民俗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。这些特色项目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,更实现了“五育并举”的育人目标,推动黄江教育从“学有所教”向“学有优教”跨越。
果坠枝头香自远,乘风破浪正远航。黄江正用心、用情、用智、用力办好每一所学校、教好每一名学生、成就每一位教师。
黄江,用行动践行着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”的庄严承诺,也用行动践行着“人民教育为人民”的初心。
“现在更加顺畅,更加安心!实现了人车分流,还专门设置了电动车停放区,孩子更安全,车流也更顺畅,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堵了。”9月1日,家长樊女士这样形容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新学期校门口的变化。
此前,黄江镇中心小学校内规划停车位仅40个,且人车混用,电动车未规划停放空间,存在安全隐患。每逢上下学,电动车挤成“叠罗汉”、汽车排起“百米长龙”、江北路每逢上下学高峰期便堵得水泄不通……这些让家长揪心的场景,终于在这个开学季得以解决。
针对江北路及校园周边的拥堵痛点,黄江镇精准施策、“对症下药”,通过新建地下接送区、校门及广场,并对沿街原停车场区域进行全面升级,解决好“停车难、通行乱”问题。
工程落地后,黄江镇中心小学共新增机动车位153个,同时配套55个非机动车位,解决了此前“人车混行、车位紧缺”的问题。改造后乐鱼体育,家长既可通过坡道停靠在学校大门处的接送区,也可使用新增的地下接送系统,实现更便捷、安全的接送体验。
教育是最大的民生。让孩子安全上学、平安回家,是黄江镇对每一个家庭的承诺。从“堵心”到“舒心”,未来,黄江镇将继续倾听群众需求,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,让“接娃路”真正变成“幸福路”。
新学期伊始,阳光洒在东莞市长龙小学的校园里,学生邓梓洋刚踏入校门,就发现原本略显陈旧的运动场地已铺上崭新的塑胶跑道,脚踩上去柔软有弹性,他笑着说道:“以后能在操场上和同学们畅快跑步了!”
这个开学季,和邓梓洋一样,全校师生都沉浸在校园“颜值焕新”的惊喜中。黄色的教学楼外墙明亮温暖,彩色的卫生间童趣十足,图书馆里的空调送出阵阵凉风,这座校园正变身成“多巴胺快乐星球”,迎接新学期开学的孩子们。
据了解,此次长龙小学校园改造项目自今年3月启动,改造范围覆盖教学楼、综合楼、室外运动场等区域,包括运动场跑道室外工程、梁柱加固工程、教室门窗装修工程、教室电气安装工程、卫生间给排水工程等。
“运动场做了全新的塑胶跑道和篮球场,教学楼和综合楼的结构加固已全部完成乐鱼体育,包括新增7根加固柱、梁体加固和裂缝修补等。卫生间、教学楼墙面都焕然一新。”工程负责人曾森培说。
校园的变化,师生和家长的感受最为真切。“两个孩子都在这里读书,今天送他们来上学,看到学习环境越来越好,特别感谢学校为孩子考虑得这么周到。”家长黄宏锐站在教学楼前,看着翻新的教学楼有感而发乐鱼体育。
“我们不想把校园建成一排排冰冷的教学楼,而是希望这里成为鼓励孩子奔跑、思考、交流的地方。”长龙小学校长唐珊表示,改造后的校园致力于打造一个“生态型学习社区”,让孩子们在优美环境中快乐学习、健康成长。
近日,笔者从东莞市黄江镇教育管理中心获悉,为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,黄江中学特殊教育班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。该校特教班于今年9月开班,首批招收7名新生,此举将填补黄江镇初中阶段特殊教育资源的空白。
据悉,黄江中学特教班建设已成功申报“东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项目”。该校现已配置高标准资源教室,教室总面积达100平方米,内设无障碍卫生间、心理咨询室、情绪宣泄室及生活技能训练区等多个功能区域,旨在全方位满足特殊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。此外,学校新招募了3名专职特教教师,所有教师均已完成岗前培训,确保了师资的专业性和匹配度。
东莞市黄江镇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,黄江镇是东莞第一批建成镇街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十个镇街之一,打通“医—康—教”融合服务路径。截至上学期,该中心已为全镇95名特殊儿童(含31名特教班学生)提供专业支持。此外,黄江镇内还有黄江镇中心幼儿园、黄江镇第一幼儿园两个融合教育推广园。
结合此次黄江中学特教班的落地乐鱼体育,黄江已实现特殊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、初中的全学段覆盖,为特殊儿童搭建起“无缝衔接”的成长通道,为特殊儿童提供更精准、专业的教育支持,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